事實擺在眼前 不去看 並不代表不存在 或者不會發生

雖然我在九月底就知道有這部電影 不過昨天才把他看完
真的很精彩

關於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 以及全球溫暖化(global warming)的電影
這並不是第一部
歷年來與這個議題較直接相關的 有:
凱文科斯納執導+主演 以末世預言型態呈現的:水世界(Water World)(1995年)
以災難片形式呈現 引起廣大迴響的: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2004年)等等
而人類對於全球溫暖化的察覺和研究遠早於此
為什麼到近兩年 才感覺到這個議題的迫切和嚴重性?
(電影工業對於某議題的著墨程度也是不錯的參考指標)

我想 電影的標題做了最好的說明
對於許多人來說 這是個他們"不願面對的真相"

所謂的全球溫暖化(global warming)指的是一個全球性的氣候變遷現象
由於溫室效應的"增強" 導致地球的平均溫度節節升高
(必須強調一下是"增強" 事實上地球不能沒有溫室效應 但是太強便會造成災害)
(關於溫室效應 電影中有相當生動的比喻 簡單來講就是二氧化碳在大氣圈中
扮演了相當於溫室玻璃的角色 將由地表逸散出的紅外線 轉換成熱保留在大氣圈內
達到"保溫"的效果)
而因為這個"變溫暖"的影響 會導致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包含北極、南極冰層的溶解 冰川後退 氣候帶改變 氣候變遷
直接產生了旱災、洪災、更加猛烈的天氣現象(颱風、颶風、龍捲風、熱浪)
動物遷徙(引起傳染病傳播和蔓延) 生物死亡、物種滅絕(因為無法適應氣候改變)
以及可以預見的海平面上升 陸地面積減少 甚至如"明天過後"所預期 引發下一個冰河時期等等

這部電影以紀錄片的方式呈現
沒有刻意營造的驚悚畫面 也沒有腥羶的文字敘述
艾爾‧高爾以珍貴的資料畫面、精確的文字和統計資料 向你說明擺在眼前的事實
強大的數據佐證、嚴謹的科學推理 已經發生、正在發生、即將發生的現象擺在眼前
只要你不是刻意閉上雙眼、捂上耳朵
你就一定能夠理解擺在面前的這些數據和畫面所代表的意義 以及我們所面臨的危機

不願面對 可是終將面對!

如果不採取行動 那麼災難般的預言將會一一在我們眼前實現
事實上早已有零星的行動不斷在試圖解決此一問題
京都議定書即為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之一例
(順便推一下 這篇wiki介紹寫得非常詳盡 有時間的朋友可以仔細一讀)
然而以美國為首 仍然有國家不願加入這個行列
(但美國內部有許多洲和城市獨立的參與這個公約)
這點電影中也有提到 最為電影後段的一大重心
(所以高爾這部電影最主要還是要打美國市場…
畢竟他們是"世界第一名"的二氧化碳排放國 無論總量或每人平均量)
國家的參與和努力固然是最重要的部分
不過身為"地球人"的一份子 我們也有我們應該盡的努力
電影最末列舉了一些我們可以做得到的事 固然是以美國的狀況為出發點
不過歸結起來不外乎:(1)減少能源使用 (2)以個人力量促使國家採取行動 兩點
此兩點乃是放諸四海皆準的通用做法
(1)減少能源使用 就可以減少電力的消耗–>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2)促使國家採取行動 制訂法案/對策 來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前者可以透過生活習慣的改變:盡量節約用電、使用更省能源的交通工具(大眾運輸系統)…等等來達成
後者可以靠選票、甚至個人參政來支持、促使政客/國家將此一政策納入施政目標/方針
(唉..我們的政客)
無論採取何種手段 最重要的是:採取行動 現在行動!

【延伸閱讀】:
不願面對的真相(中文官網)
不願面對的真相(官方部落格)
wiki百科 京都議定書
wiki百科 全球變暖(Global Warming)
wiki百科 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 GHG)
全民二氧化碳減量資訊站
你留言 我種樹(一個很有意義的活動)
台灣經濟研究院-我國經濟成長與二氧化碳排放脫鉤之芻議
中時部落格-李偉文部落格-道德責任或努力求生─我看『不願面對的真相』
工頭堅部落格-[近日閱聽] 選不上總統,至少作些有建設性的事吧:看《不願面對的真相》
法蘭西實驗室-別鬧了,全球暖化還分左右嗎?(4)
玩玩看 海水上升之後你會不會被淹到(左上角可以調整海水面高度)

One Response to “【終將面對】不願面對的真相”

  1. on 06 12 月 2006 at 3:44 下午

    環保相關網摘與連結…

    永續台灣。永續地球。
    我的環保連結和網摘。
    ‧World view of global warming – Glaciers and Glacial Warming, Receding Glaciers
    此網頁說明因為地球暖化而逐漸消失的冰河。有照片對比。
    ‧Dragons flight/Images
    wiki…

Trackback URI | Comments RSS

Leave a Reply